列車即將啟動,張海正在通過對講機和綜控室進行聯(lián)控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通訊員韓毅 攝)

  央廣網(wǎng)福州2月3日消息(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韓毅)不一樣的春運,一樣的堅守。年復一年的春運又來了,在各地車站的年味其實就是回家的味道。無論人潮多擁擠、路途多艱辛,為了回到溫暖的目的地——家,對于在外漂泊的游子來說,路上辛苦點又算什么。

  但對于鐵路人來說,春運則代表著付出與離別,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,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,閃著光亮的千里鐵道線上,流淌著他們的真情,也烙印著屬于他們的春運記憶。

  張海,是福州火車站客運車間的一名客運值班員,當記者見到他的時候,他正在檢票口忙著疏導秩序!昂竺娴穆每筒灰獢D,時間來得及,大家要戴好口罩,保持一米間距”、“請?zhí)崆鞍焉矸葑C準備好,閘門開啟后再往前走”“帶孩子的旅客,請孩子在前、大人在后,閘門開啟后要快速通過”……列車停止檢票后,張海又和同事交待了一下做了停檢后的注意事項,這才有空轉過身來和記者聊了起來。

  得知今天采訪的主題是“春運記憶”后,張海的臉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,和記者慢慢打開了“話匣子”。“我是2002年參加工作的,今年春運是我第19個春運咯!回憶起‘綠皮車’時代的春運,真的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,那就是‘折騰’。那時候的鐵路春運,從買票開始就折騰,售票窗口真是人潮涌動啊!排不完的隊,買不著的票。好不容易買到了票上了車,車廂空間狹小簡陋,座位下還塞滿了蛇皮袋子、紙箱,簡直挪不開腳。路途遠的,甚至得忍饑挨餓坐上幾天幾夜才能到家。那個年代鐵路網(wǎng)不發(fā)達,車少人多,為了維持秩序,每年春運車站都要成立專職突擊隊,隊員由身強體壯的男客運員組成,目的就是為了疏導秩序,盡快把候車室、站臺、車廂的空間清理出來,給后續(xù)旅客騰地方,一天工作下來比現(xiàn)在累多了!”

  “‘路上走不動,手上提不動’就是那個年代春運的真實寫照,這樣的窘狀一直持續(xù)到2009年。2009年9月28日溫福鐵路開通運營,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組第一次開進了福州站,從此,福建鐵路建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(fā)展時期。2010年福廈鐵路開通,2012年龍廈鐵路開通、2013年向莆、廈深鐵路開通、2015年合福、贛瑞龍鐵路開通、2018年南龍鐵路開通、2020年衢寧、福平鐵路開通……”說到這些年的鐵路建設,張海如數(shù)家珍,他春運的記憶,隨著高鐵的開通,也發(fā)生了變化!澳憧纯船F(xiàn)在,車站和列車的硬件條件都在逐年提升,開行的列車最多時達到了一天200多趟,還有了環(huán)閩動車;我們的客運服務工作方式也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各種高科技設備的使用也使我們從相對單純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,F(xiàn)在大家出行,動動手指在手機上買車票,進站刷臉,候車室還能在按摩椅上做按摩,大家玩著手機戴著耳機,大多人背著一個雙肩包或是帶著一個小行李箱就出發(fā)了,輕松得很吶!”

  “往年春運客流巨大,對于鐵路人來說,意味著不能和家人團聚,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,客流下降了不少,那今年春運你也可以休息了吧?”面對記者的提問,張海淡淡一笑:“我的母親也是鐵路人,其實我小時候,可能不太喜歡春運,尤其是除夕夜,飯菜都上桌了,而家人卻總湊不齊。往往單位一個電話來了,媽媽就得收拾東西,奔赴崗位。后來,自己也成了鐵路人,我才慢慢開始理解,不管發(fā)生什么樣的變化,鐵路人的聚少離多不就是為了更多的人能團聚嘛!今年春運客流雖然下降了,但防控防疫工作加強了,絕不能讓疫情通過鐵路來傳播啊,如果鐵路人休息了,旅客們的回家之路該怎么保障呢?征途漫漫,惟有奮斗啊!”說到這里,張海拿起他的對講機,又匆匆忙忙奔赴向了他的工作崗位。

  80后的張海,他的春運記憶其實也是大多數(shù)中國人的春運記憶。隨著鐵路建設的不斷發(fā)展,從“小窗口”到“大數(shù)據(jù)”,顛覆了傳統(tǒng)的購票方式;從“戰(zhàn)場”到寬敞明亮的“機場”,候車環(huán)境有了天壤之別;從“忍饑挨餓”到網(wǎng)絡訂餐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”走進了鐵路;從“繞來繞去”到“四通八達”,回家旅途更順暢。去年,全國鐵路還實行了電子客票、刷臉進站;今年,鐵路部門加強防疫,堅決保障旅客健康安全,現(xiàn)在的中國春運已經(jīng)從“走得了”逐步變?yōu)椤白叩煤谩薄?/p>

  這些年的時光穿梭,堅守與責任的交替,也讓張海成了春運回家路從“囧途”變“坦途”的見證者!拔以┻^人山人海,也送你們跨過山和大!边@句話就是他和同事們的春運寫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