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西安12月9日消息(記者劉濤)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獲悉,12月8日晚,在摩洛哥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(zhí)行理事會大會上,陜西“龍首渠引洛古灌區(qū)”被確認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,并在北京(線上視頻)分會場授牌。這標志著陜西省“龍首渠引洛古灌區(qū)”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成功。這是繼2016年、2018年陜西省鄭國渠、“漢中三堰”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后,陜西省第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,為陜西水利又喜添一世界級“金名片”。

 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與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、自然遺產(chǎn)、農(nóng)業(yè)文化遺產(chǎn)等都稱為世界遺產(chǎn),是國際灌排委從2014年起開始評選的世界遺產(chǎn)項目。其遴選標準較為嚴格,必須滿足建設年代在100年以上的灌排工程,在工程設計、建設技術(shù)等方面領(lǐng)先于其時代等。目前,陜西省鄭國渠、“漢中三堰”、四川都江堰、廣西靈渠等19處已成功申報,加上此次成功申報的4處,中國已有23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。

  據(jù)了解,公元前120年,漢武帝劉徹采取臨晉郡守莊熊羆建議,在洛河下游澄城縣老狀跌瀑處開渠引水,征發(fā)士卒萬余人,歷時十余載,建成了北洛河流域時間最早、難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。施工中挖出了“龍骨”(恐龍化石),故名龍首渠。當年,古人在修筑穿越鐵鐮山3.5千米的引水隧洞時,創(chuàng)造出神奇而充滿智慧的“井渠法”。就是在隧洞施工中均勻布設豎井,把長距離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個分部工程,然后相向開挖,以減少誤差,豎井一舉三得:既是務工通道,又可棄土棄渣,兼顧通風采光,提高了工效。公元233年,三國時期的魏明帝曹叡拓展古灌區(qū),在龍首渠下游興建臨晉陂引洛灌溉,充足的糧草,使這里成為曹魏政權(quán)統(tǒng)一中原的根據(jù)地。公元562年,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重新開鑿龍首渠,國力大增。公元719年,唐玄宗時期,同州刺史姜師度在通靈陂引洛灌溉、壓堿淤地,收獲萬計,水利工程強有力的支撐了開元盛世。元、明、清時期,引洛灌溉零星分布,鑿井引泉灌溉成為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。清代的《池泉分水碑》,《水利章程碑》記載了灌溉次序、組織結(jié)構(gòu)、糾紛處理等管理制度。曾經(jīng)是水神崇拜之地的太白廟、曲里廟、平路廟,演變?yōu)楣糯鹿芾淼闹饕獔鏊,沿用至今,廟站合一,傳為佳話。

  民國時期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在龍首渠基礎上實施了“關(guān)中八惠”之一洛惠渠。洛惠渠將歷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,續(xù)建擴灌,歷時十四年才得以建成。它的渠線布設、灌區(qū)控制科學合理,和龍首渠不謀而合。

  目前,現(xiàn)代的龍首渠引洛灌區(qū)已發(fā)展成為灌排體系完整的大型灌區(qū),工程由大壩、灌排渠系及配套設施組成,分設洛東、洛西兩大系統(tǒng),包括總干渠1條、干渠4條、分渠13條,總長248千米,灌溉渭南市澄城、蒲城、大荔三縣74.3萬畝農(nóng)田,惠及人口69萬,累計引洪淤灌、改良鹽堿地23萬畝,引水114億立方米,消納入黃泥沙2億噸,灌溉面積上億畝次,生態(tài)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效益顯著,先后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、全國先進灌區(qū)等殊榮。